为加速推动BNCT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临床应用普及,特别是在肿瘤靶区与危及器官的精准剂量评估、软件系统产品迭代与升级等方面实现突破,10月11日,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和资讯学系主任蔡璟教授一行访问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双方围绕“基于多癌种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新型硼药及人工智能放射治疗计划系統(AI-TPS)”的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展开深度创新合作交流。
蔡璟教授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工程物理学博士,曾于美国杜克大学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终身正教授、系主任、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核心研究员。作为医学物理领域权威专家,蔡教授长期致力于医学影像引导的癌症放射治疗研究,开发了四维核磁共振影像技术和功能影像制导放疗系统,提升肿瘤靶向精度,同时聚焦“医工结合”与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创新,首创“AI肺部放射治疗辅助系统”,并开发了AI驱动的非侵入性血管造影技术,积极推动AI在放疗全流程的应用。
此次双方开展合作交流,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 —— 中硼医疗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套AB-BNCT系统“极锋刀”装置,以及国内首个治疗硼药BPA、伴随诊断药物18F-BPA,已在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顺利完成I期注册临床试验全部入组工作,即将迈入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新阶段,并启动产品注册申报。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BNCT技术在设备与药物领域实现自主突破,更为后续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技术迭代升级筑牢临床与产业根基。
访问过程中,蔡教授对中心在BNCT临床转化领域的进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凭借自主研发的设备与药物,快速推进临床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BNCT技术迈向临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心积累的实践经验极具价值,为后续AI技术与BNCT治疗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场景。”
未来,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围绕新型硼药研发、AI-TPS系统开发、多癌种BNCT治疗方案优化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推动我国自主BNCT技术向更精准、更高效、更普及的方向发展,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